前几天和一个工厂子弟聊天,聊到他八十年代的在机床厂度过的童年,那是计划经济末期的光景。看得出,他对过往的幸福时光有着深深的眷恋,而那些日子早已随着工厂的破产拆迁一去不复返,永久地尘封在了历史的角落里。听完他的回忆,小编感触良多,我国制造业一路兜兜转转走到今天,经历了各种曲折和艰辛、也有着不同时期的收获和喜悦。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简单理一理我们制造行业这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企业办社会
上世纪中叶,一群代表工人阶级的革命者联合了广大的赤贫失地不堪被吸血的农民、一无所有的手工业者,推翻了腐朽的中华民国,一个崭新的中国出现在了广阔的东方大地上。
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在这片已经被染成红色的大地上开始了社会主义重工业化的大建设,旧时代的工厂被接收、改造,新时代的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
彼时,一个工厂就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工厂建立和兴办了一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设施,承担了产前产后服务和职工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职能。
在冷战时期,制造业和工人在社会主义阵营里有着极其重要的代表意义。企业办社会,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为一代人留下了珍贵的社会主义记忆。如今已经脱离时代,而且也将一去不复返。
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基本还是个农业国,国内的城市主要源自水陆交通或铁路关键节点而自然形成,主要的功能是行政和贸易。但是中国共产党建政之后,我国大力发展工业,依托矿产、交通等要素建立和发展了一批工业城市。这些工业城市基本都是围绕着一个或数个工业项目展开的,很大程度上是从头开始建设。由于城市围绕着核心工业企业服务,因此政府把直接服务于企业本身人员的医院学校等,都交给了企业管理,这样可以最大效率的满足企业需求,城市管理者主要负责的是围绕企业生活的其他城市居民的生活。
企业,从实质上说就成了城中之城。传统城市如北京、上海,因为本身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城市服务设施,因此企业办社会的规模还不大,越是小城市新城市,企业办社会的规模越大,越完善。
其次,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并没有私营企业,每一个企业都是归属政府管理。盈利不是重点,完成政府制定的计划才是重点。换言之,那个年代,一个大企业和一个区、县政府可以等量齐观,都属于上级政令的落实机构。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企业要为自己的职工开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电影院、医院、澡堂、商店等等公共服务设施。
80、90年代,我国市场化改革以后,国有企业逐渐被要求自负盈亏,这些公共服务支出就成为了各大企业的沉重负担。后来,这些企业的公共服务设施很多都转给地方政府或者卖掉了,也有的被关闭了。只有一些盈利能力比较强的企业仍然维持着自己的公共服务,如沈阳机床,但这也成为了妨碍其改革的一个重大包袱。
新时代的“血汗工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之后,在改革总设计师“不争论”的指导意见下,中国牺牲了大量国民的保障和福利来换取发展速度,这包括工资收入、养老、医疗、环境、工作时长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权利意识的缺乏,劳动力成本、违法成本、环境成本出奇的低廉,让资本家们大肆将工厂转移到中国,同时国内无数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也开始建立,共同在人口红利的年代里一起分蛋糕。
马克思说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这句话用在90年代中国东部沿海的制造企业中,既贴切又尴尬,毕竟,这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这当然是权衡之后的无奈选择,只有不顾一切先发展起来摆脱匮乏与贫困,才有可能解决后续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进入了21世纪的初期的中国制造企业,“血汗工厂”的恶名渐渐不被提起,劳动者的各项权利保障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制造业的出路在何方?
然而,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中国人口红利正在迅速消失,社会开始步入老龄化。其次,因为钞票发行量过大,资产价格暴涨,税负过重,使得内部通货膨胀严重导致人工成本也大幅增加,中国的制造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逐渐丧失优势,廉价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迁移。
对于一般的民营企业来说,转型升级、智能化浪潮下的改造又前路漫漫、步履维艰。而国内大环境上,政治改革缓慢,市场经济倒退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利因素使得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危机与不确定性。
中国制造企业发展回眸:从“企业办社会”到“社会主义血汗工厂”
发布日期:2017-06-23
浏览次数:545
上一篇:为什么在国际市场上很
下一篇:庆阳化工实施重点工序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